年轻时代被誉为千里驹的刘曜,由于长年酗酒,晚年时,已成了无可救药的废物。与他成鲜明对比的,是“后赵”的石勒。石勒年轻时代以奴隶身份被卖至山东,尝过无数辛酸。之后他在一处牧场工作时,趁机偷了马匹逃走,而以落草为寇起家。出身如此,自然目不识丁。不过,他却以身体力行,体会了做人应有的态度、武将应如何打仗以及政治家应如何营运国政等方法。

虽然自己不能读书,他却设学官,要他们潜心阅读中国古典和史书,借此汲取知识,与只知喝酒的刘曜比起来,真有天壤之别。

此外,石勒还创设名为“君子营”的组织。君子营在晋国为义勇军,而在石勒的后赵,则是由饱学的汉人所组成的顾问团。

他不仅对中国文明甚为关心,对传自西方、刚开始普及的佛教也颇多留意。据传,他甚为保护出身西域龟兹(现今的库车)的佛图澄,经常带他至阵中。其中或有认为佛僧为咒术师之类的人物,想靠其灵力在战场上奏捷的想法;但更可能的是,尝尽人间辛酸的石勒,这样做的目的,是为了向佛图澄请教有关人生苦恼的问题。

石勒于攻灭前赵后,以“天王”自称。他是后来才称帝的。石勒于公元333年去世。

石勒有一个名叫石弘的儿子,由于心地太过善良,连父亲石勒都叹息着说:

“弘非将家之子。”

心地善良当然是好现象,但这样的人往往不适合做乱世之主。

石勒另有一个名叫石虎的侄子,任职辅佐皇帝的“单于元辅”。不似石弘的驯良个性,石虎是个生性刚猛的人,他在战场看见许多人血流如注也完全无动于衷。这种人实在令人望而生畏,最好不要与之生活在一起,但或许唯有这样的人才有资格做乱世之君吧?

石勒死后,石虎便杀害皇太子石弘,自称天王,掌握全权。

一般史书好像都把短命政权的君主——尤其是亡国君主——的事迹,记载得比实际情形更为恶劣。

汉、唐、宋、明、清等长命王朝的创始者,都是性格刚烈的人。实际上,性格不够刚烈的人物想要取得天下,也是不可能的事。这样的人当然都做过许多令人侧目的事情,但由于他们创建的王朝能持续两百年、甚至三百年之久,整理纪录或撰写历史的人都是这个王朝的臣属,自然会把创始者“恶”的部分删除,而大大扩充“善”的部分。

短命王朝的历史则是由下一个王朝的史家撰写的,这“下一个王朝”,又往往是以武力推翻或夺取此一短命王朝的政权,这时候,他们对推翻或夺取之事,当然需要有所粉饰,因此,会把前代的政权描述成腐败到非将之推翻不可的程度——这是一般的情形。

后赵石虎死后,他的国家也随之灭亡,因此,历史就把他记载成比猛兽更为残酷的人。这样的记载当然会有渲染之处,但恐怕也不是毫无事实根据的。因为,事实上这样的人大部分是暴君者流。

石虎将国都迁到邺,建造了宏伟宫殿和庭园。他曾有过狩猎时动员十八万大军的纪录。此外,访问家臣宅邸而侵占其妻,砍下美女头颅和牛羊肉一起煮食这等事情也不乏记载,这样的作为,还不叫人毛骨悚然吗?

但是,石勒所尊崇的西域僧佛图澄,石虎时代也还留在后赵,并担任顾问工作。佛图澄理应不会坐视石虎如此胡作非为才对。何况石虎确实也曾有过令儒者注解古籍使之普及的情事。

乱世武人石虎的性格刚烈,使起性子时,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,一国之主该做和会做的事情他都做到了——实际情形大概如此吧?

在众多儿子当中,石虎特别宠爱石韬。被石虎立为太子的石宣,由于担心地位被夺,因而派出刺客杀害石韬。失去爱儿的石虎愤怒到极点,下令彻底追查石韬被害事件。宫廷内有关人员当然受到严厉的刑讯,结果查出石韬是在石宣的指使下被杀害的。

你现在所看的《门阀乱·且说魏晋南北朝》只有小半章,要看完整版本请百度搜:总裁小说网 https://www.zongcaixiaoshuow.com 进去后再搜小说门阀乱·且说魏晋南北朝在线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