努尔哈赤6·气吞万里

作者:林佩芬

雪花飘飞中,杏花绽出红艳来了,春气破冰而出,展现出一种冲击后的蓬勃来,力道也分外的强韧,使迎着春气的人,特别的精神抖擞。

努尔哈赤在二月十七日离开广宁,返回辽阳;他早已命人重绘地图,将新收入版图的这大片沃野标示清楚,而心中所思索的几项治理之道的重点也已经定案,预备一到达辽阳就宣布实施;但是,才走到半路上,他就像迫不及待的想提早实施似的,一等扎营,进了大帐,他立刻传唤皇太极等贝勒来讲话,将计划中的许多细节交代得更周密。

于是,便连旅途上的时间也不曾白白虚度,全都有着充分的利用……

他摆在头一桩优先的事,是料理有关蒙古的各项事宜——他直觉的认为,眼前,与蒙古各部交往的事较诸治理新拥有的国土的事更急切、更重要——与诸贝勒们议事的时候,他便开宗明义的提出:“风闻,我军下广宁前,王化贞曾派人联络蒙古的察哈尔、炒花等部;察哈尔的林丹汗更且曾答应出兵四十万,助他对抗我军;后来,林丹汗虽没有依约行事,但,我等却不可以不多注意这件事——”

四十万大军的实力不容忽视,林丹汗这个拥有实力的英主更不容忽视;而他与林丹汗之间的积怨已深,双方已不可能如科尔沁部、喀尔喀五部等其他的蒙古部落般的结为友邦,携手并进,共创新时代……

他早在万历三十二年,林丹汗以十三岁的少龄即汗位的时候,就密切的注意着林丹汗的动静与发展;但,双方似乎没有交友的缘分,始终没能建立友谊。

长大成人后的林丹汗,更且与他产生了遥远的距离和深刻的鸿沟——林丹汗很明显的将友谊之手伸向了叶赫部,而且娶了金台石的孙女为福晋——他灭叶赫之后,双方自然成了仇家。

而且,明朝也看准了察哈尔部是雄霸蒙古的大部,林丹汗是举足轻重的人物,于是设法拉拢林丹汗,增加了多达数倍的岁币,以使林丹汗心向明朝,助明对抗后金。

这么一来,仇上加仇……

前几年,他先后与科尔沁、喀尔喀等部交好之后,也曾经试图与林丹汗化敌为友,但却失败了——天命四年的十一月,他派出使臣联络林丹汗与喀尔喀五部贝勒;喀尔喀五部的反应极好,于是双方各派使臣在冈干色得里黑孤树处会盟,对天地盟誓,永结为好;而林丹汗的态度却非常坏,回了一封极其傲慢的信,开头迳称:“统四十万众蒙古国主巴图鲁成吉思汗,问水滨三万人满洲国主英明皇帝安宁无恙耶。”看得他的臣属们大怒,一致主张杀了来使;但他认为,应暂且忍耐;于是又派了两名使者送书,以犀利的言词回报说:“阅来书,自称四十万众蒙古之主,称吾为水滨三万人之主,奈何恃其众以骄吾国耶?尔果有知识,来书宜云:明,吾仇也,愿同心协力以助之。如是立言,不亦善乎?乃惟构怨于素无嫌怨之国,皇天后土,宁不鉴之!”,林丹汗得书大怒,囚禁了他所派的使臣硕色吴巴什,他也杀了林丹汗的来使康喀尔拜虎。

友谊之桥,彻底的断裂、粉碎了。

这一次,林丹汗没有如约出兵助明,他认为,会是其他的原因所造成,而非有意交好后金——因此,他晓谕诸贝勒:“林丹汗有实力,且生性傲慢,不但不会与我国交好,而且眼见我国疆域日广、国势日强,心中更会极不是滋味——我推测,无须多久时日,他便会出兵来攻我国;我国须早做准备!”

攻下广宁以后,后金的国土伸展到辽河以西,与蒙古仅是一线之隔,不能不提防林丹汗的四十万大军!

因此,他宣布要实施的第二件大事也是有关蒙古的:“将已归附我国的蒙古军也编成旗籍——就称‘蒙古旗’吧!”

他原已设立过蒙古牛彔,但,规模小,人数少,层级低,扩大设旗,既能一视同仁的收纳蒙古军民,也便于训练、治理。

第三件宣布的,才是有关于后金国的内政的大事。他把已经写好的《汗谕》拿了出来,命笔帖式大声的念了出来:“汗谕:八大贝勒共治国政——”

这是他想好的、未来的后金国的政治体制:由八旗贝勒共同治理国政,而不再将大权集中在大汗一人手里。

笔帖式替他朗读内容:“继朕而嗣大位者,毋令强梁有力者为也。以若人为君,惧其尚力自恣,获罪于天也。且一人纵有知识,终不及众人之谋。今命亦尔八子,为八和硕贝勒,同心谋国,庶几无失。尔八和硕贝勒内,择其能受谏而有德者,嗣朕登大位。若不能受谏,所行非善,更择善者立焉——”

你现在所看的《努尔哈赤6·气吞万里》只有小半章,要看完整版本请百度搜:总裁小说网 https://www.zongcaixiaoshuow.com 进去后再搜小说努尔哈赤6·气吞万里在线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