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语讲义

作者:李炳南

宪问耻。子曰:邦有道,谷。邦无道,谷,耻也。

克、伐、怨、欲不行焉,可以为仁矣。子曰:可以为难矣,仁则吾不知也。

宪是孔子弟子原宪,字子思,雍也篇称为原思。

此章前后两段,一问耻,一问仁。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在后段克字上有“子思曰”三字,“可以为仁矣”,作“可以为仁乎”。

集解孔安国注:“谷,禄也。邦有道,当食其禄也。君无道,而在其朝,食其禄,是耻辱也。”

朱子集注:“邦有道,不能有为,邦无道,不能独善,而但知食禄,皆可耻也。”

孔注耻是专就“邦无道谷”而言。邦有道时,作官食俸禄,犹如今日奉公守法的公务员,得其应得的薪俸,理所当然,不能说是耻。这与泰伯篇“邦有道,贫且贱焉,耻也。”经义相合。依此讲,比较好。

克伐怨欲,依集解马融注,便是好胜、自夸、怨恨、贪欲。

克伐怨欲不行,就是不好胜、不自夸、不怨恨、不贪欲。原宪问,这可否算是仁呢?孔子答复,可谓难得,是不是仁,我却不知。

程氏集释举阮元论仁篇说:“此但能无损于人,不能有益于人,未能立人达人,所以孔子不许为仁。”

子曰:士而怀居,不足以为士矣。

居是居处,怀居的意思是怀念安居的生活。

士是有志的读书人,不务他业,专学政治,将来要出去办大事,为国民谋福利。如果只求个人生活安适,这就与他的志向相背,不会有所作为,所以不够资格为士。

孔子所说的士,是指培养为有道的政治家而言。所修的学业,内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,以明明德,外则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,以资亲民。学优而后从政,即是从事利他的圣贤事业,与后来的乱世之人,只为利己而办政治者,大异其趣。

子曰:邦有道,危言,危行。邦无道,危行,言孙。

危言危行的“危”字,古注有“厉、高、正”三种解释,据广雅作“正”字讲较好。

孙同逊,何氏集解:“孙,顺也。”

一个人在国家有道时,说话要正直,行为要正直。在国家无道时,仍然不能同流合污,行为还是要正直,但说话要谦和宛转,否则召祸。

你现在所看的《论语讲义》只有小半章,要看完整版本请百度搜:总裁小说网 https://www.zongcaixiaoshuow.com 进去后再搜小说论语讲义在线阅读!